訊源:
1 2

上帝與台灣的故事-荷蘭時代 │ 福音400 恩典台灣

【福音400恩典台灣】上帝與台灣的故事-時代版 / 好消息國度瞭望

16、17世紀歐洲,除了開啟大航海時代,宗教上也展開改革,擺脫教廷的控制。在荷蘭,改革宗教會扮演重要的角色,許多國家重要職位都是讓改革宗信徒擔任。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來到福爾摩沙,當年已經有神職人員一起前來,但其實一開始並沒有想對台灣住民傳福音。直到1627年,第一位牧師干治士(George Candidius)來台,聖靈帶領他走進原住民西拉雅的聚落,撒下基督教在東亞的第一顆福音種子,台灣成為基督教傳入東亞的首站。 17世紀的干治士牧養台灣第一批基督徒,更為這塊島嶼發出了第一個祝福的預言。他曾經說過,堅信在福爾摩沙一定會建立起全東印度群島最先進的基督教社區。也在《台灣略記》裡描述,大部分福爾摩沙人親切、可信、心地善良。尤其他記錄16個月來,親自看到120位青年與老人因接受教導而服從了基督。 荷蘭在台兩次重要戰役: 1.荷西大戰,基督教福音撒種的腳蹤來到北台灣 2.荷鄭大戰,牧師展現基督信仰見證勇敢守承諾為人民出城赴約,導致被鄭軍殺害。 1626年,西班牙在今天的基隆和平島興建聖薩爾瓦多聖救主城,在台灣16年間,先後有47名天主教傳教士來到,他們進到北部的原住民馬賽族部落中,學當地語言和傳教,建立了北台灣最早的諸聖教堂,目前和平島發現的考古遺址,就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教堂遺跡。 1648年全家來台事奉的韓布魯克牧師,在台灣10多年深受平埔族原住民及漢人的敬重。當時被擄的韓布魯克牧師受派要去勸降同胞,原本他可以選擇留在城中保存性命,但是卻秉持著基督徒的承諾,和哭著勸他的女兒訣別。 荷蘭在台38年,前後32位牧師來台,為了宣教,牧師學習當地語言,不只為原住民母語留下文字、台灣最早的教育,還用原住民的母語翻譯聖經、編寫教理問答,這都是荷蘭時代宣教留下來的重要產業。 荷蘭時期的牧師,1636年在新港社成立台灣史上第一所學校,除了教導學習母語和認識基督教教義,更讓女性和孩兒童有機會受教育。1659年,也在蕭壠社創辦神學院,培育了第一批的原住民師資。 感恩的是,一批跟台灣教會有關的資料,在塵封300多年後,意外地在印尼雅加達被發現;一幅17世紀的畫作,描繪台灣先民做禮拜、受洗信主,300多年後首次在台灣展出。這些跨越時空的文獻,透露出掌管歷史的上帝,正在跟台灣說話。

影片上架日期: 2025年1月28日
相關影片